国兰矮种 |
中国兰花,在国际花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国外人士把它视为东方文化的一种表现。历代文人雅士对国兰亦极为赏识,称誉它为“花中君子”。 对于赏兰,古人最初从赏花闻香开始,陶醉于“王者之香”,当时称为“花艺”。继而感到“观花一时,观叶经年”,对兰叶所产生的线纹和其它色泽越来越入迷,于是美其名为“叶艺”。及至本世纪70年代以来,在国兰家族中出现了一种植株矮细,既可观叶、观花,又可观赏体型、姿态的新品种,称为矮种或矮化种,使兰界人士感到异军突起,耳目一新,遂赞誉它为现代的“型艺”,被视为国兰铭品中的“至尊”。 当今最名贵的矮种首选台湾的“达摩”。它最先是台湾的养兰高手陈国仕兄弟于1973年在苗栗莲花山一带发现的。当时只有1株,到第二代时叶片曾出现了线纹。因该兰与日本所出现的“达磨”(意为不倒翁)近似,因而名之为“达摩”。另外,台湾还先后涌现了“玉皇”、“金帝”、“玉叶”、“矮王”、“麒麟”等矮种。当时台湾兰界知名人士陈阿勋先生等鼓励繁殖推广。据闻在台湾许多富人光是有钱还不够光彩,如果能拥有稀世的国兰奇珍,才能更加显示其身价之高贵、地位之显赫。故最初有些达摩每菖(即每芽)卖港币200万元。一些富翁愿以一幢洋楼或一部进口的豪华轿车来换取一菖。这与19世纪荷兰人迷恋郁金香的名种现象相似。 上海419论坛 实际上,在我国丰富的兰花资源里,矮种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之中,过去有人认为这些矮种过于弱小看不上眼,不愿采来莳养,以致长期处于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境地。例如近年来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附近发现的“丹霞矮”;在从化温泉附近海拔高约900米处采到的“岭南梅”;在揭阳的下山兰中获得的“奇叶墨”等都是很好的矮种。1992年第三届全国兰花博览会上,粤、湘、蜀、滇等省市送展的矮种,其中有的还获金奖或银奖。从各地所收集的矮种中,以墨兰(即报岁兰)占多数,建兰、寒兰、惠兰占少数,而春兰的矮种甚少。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,尽管矮种的价值与价格极相背离,但它确是非常值得观赏的珍品。以墨兰矮种而言,它的主要特征有三:一是植株甚矮,多数在25厘米左右,比筷子还短,株型稳重,长势均衡,俯仰自如,层次分明,富有弹性,显示出美学特有的立体感。二是叶片短阔,叶柄粗壮,叶尾圆钝,叶质肥厚,叶身呈纺锤状,半立斜生。有些品种兼有线艺,有的叶面呈粒状突起,俗称“蛤膜皮”。有的又有沟状起伏,叫做“行龙”,可属奇叶范畴。这些结构使得矮种更具有超群的力度,展示出不同凡响的健美英姿。三是根系较为粗健,尤以墨兰系列的矮种对水肥的吸收能力都很强,以致叶色格外深绿油润。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,矮种的观赏价值主要是从体型美、姿态美、气质美中反映出来,它可使人们产生一种端庄稳重、刚强雄伟、坚毅睿智和虎虎生威的感受,从而在思维上引发豁达开朗、洒脱大方,敢于务实,奋力进取的意念。并在一定程度扩大了赏兰的内涵。预料今后人们在奔赴小康的阳关大道中,必将有更多国兰矮种进入寻常百姓家。 上海419论坛 栽培矮种同一般养兰方法大同小异。但要注意的技术要点是:首先要采用上宽下窄,出水孔大的细盆种植。植料最好应用竹林或松林底下经多年堆积的腐叶土,再加入粗河沙、桫楞屑、木炭碎、杉木糠(应经过堆沤洗净)和少量畜粪干等混合而成,使兰根既能舒展又能吸收到养分。其次对追肥要“少食多餐”,不能施用浓肥,要增施磷钾肥,并让植株多吸收阳光,以保持叶片厚壮,不会徒长。如有条件酌用美国出产的“花宝”液肥更有效果。对用水可实行洒、淋、灌相结合的方法,除了盆土保持湿润外,尽量增加空间湿度。再次是在选购时,要提防购入带有病毒病(常称拜拉斯病)的兰苗,以免传染蔓延,遭受损失。
|